郑州源创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,由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后赵辉,归国创办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。拥有97项知识产权及实用技术,业务遍布上海、重庆、深圳、北京等城市,总部在郑州航空港区。
在肿瘤治疗技术迅速发展的当下,免疫细胞疗法凭借其创新的机制与巨大的潜力备受关注。近年来,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突破,免疫细胞疗法已被视为继手术、放疗和化疗之后的第四大肿瘤治疗模式。其中,CIK细胞疗法发展迅速,多项临床研究展示了令人鼓舞的数据,持续验证着其在抗肿瘤治疗中的优势和前景。
CIK细胞疗法
CIK,全称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(Cytokine-Induced Killer),是一种通过体外激活和扩增患者自身的免疫细胞,再回输至体内以攻击肿瘤的治疗方法。其基本原理是从患者外周血中分离出单核细胞,在体外利用多种细胞因子(如白介素-2、干扰素-γ等)进行刺激和扩增,获得大量具有高效抗肿瘤活性的杀伤细胞,最终将这些细胞回输至患者体内。
通俗而言,CIK疗法的核心机制在于能够增强机体固有的抗肿瘤免疫响应,一定程度上可谓“唤醒”免疫系统,使其更有效地识别和清除肿瘤细胞。
CIK细胞的主要特点包括:
增殖能力强:其主要效应细胞CD3+CD56+可扩增高达1000倍。
杀伤活性高:效果显著优于传统的LAK细胞(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)及单独使用细胞因子(如干扰素-γ、白细胞介素-2)。
杀瘤谱广:不受MHC(MHC全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)限制,具有广谱抗肿瘤活性,对多种实体瘤和血液瘤均有效,且对多重耐药肿瘤细胞仍敏感。
安全性良好:毒副作用通常较轻,以短暂性发热(1-2级)为主,严重不良事件罕见。
CIK细胞抗肿瘤的主要机制包括:
直接与靶细胞结合,释放穿孔素和颗粒酶,直接杀伤肿瘤细胞;
分泌大量细胞因子(如IFN-γ、TNF-α、IL-2等),间接抑制肿瘤生长并调节免疫微环境;
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坏死。
长期研究印证CIK疗法潜力与安全性
近年来的多项长期随访研究为CIK细胞疗法的临床应用提供了越来越有力的证据。
根据《Journal of Cellular Physiology》发表的十年注册研究报告,对来自12个国家的1100例、涵盖23种癌症类型的患者进行了分析。
结果显示,CIK细胞疗法在安全性、适应症广谱性和治疗响应持续性方面表现稳健,整体疾病控制率(DCR)达67.4%,客观缓解率(ORR)为39.2%,实体瘤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(OS)达到17.6个月。该研究证实CIK疗法不良反应轻微,绝大多数为1-2级短暂性发热,无治疗相关死亡或移植物抗宿主病(GVHD)报告。
多项研究显示:CIK细胞疗法或改善患者生存
自1991年被首次报道以来,CIK细胞疗法已在多种肿瘤类型的治疗中展现出潜力,研究表明其能够帮助延长部分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(PFS)和总生存期(OS)。
肺癌:夏建川教授团队在《Oncoimmunology》上发表的一项回顾性研究显示,对于非小细胞肺癌(NSCLC)术后患者,化疗序贯CIK/NK细胞治疗(CIT组)相比单纯化疗,可显著提高5年总生存率(67.8% vs 52.2%)?!吨琢鲅把亍芬苍ǖ酪焕惴浩谛∠赴伟┗颊咄ü屏?/span>CIK细胞治疗长期生存的案例,提示了其潜在价值,但此类个案仍需更大规模研究进一步验证。
肝癌:IRCC的十年随访数据也涵盖了肝癌患者,证实CIK疗法在肝癌综合治疗中的积极意义。此外,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的研究表明,对于小肝癌患者,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(TACE)和射频消融(RFA)治疗后,联合DC-CIK细胞治疗,在疗效和患者免疫指标改善方面都有积极表现。
结直肠癌:2025年7月,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团队在《免疫学杂志》(The Journal of Immunology)上发表的研究指出,CIK细胞疗法可改善结直肠癌患者的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,特别是对于术前癌胚抗原(CEA)水平 < 5 ng/mL的患者获益更显著。
此外,CIK细胞疗法在乳腺癌、肾癌等疾病的治疗中也显示出一定的应用价值,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。
总结与展望
CIK细胞疗法因其安全性良好、毒副作用较轻、适用癌种广泛等特点,被视为一种有潜力的肿瘤免疫治疗策略,尤其在与手术、化疗、放疗及靶向治疗等联合应用时,未来为患者带来更多益处。
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MEGH7l0tB-klcChDaGhBJA?scene=1&click_id=31
https://pubmed.ncbi.nlm.nih.gov/40204635/
https://onlinelibrary.wiley.com/doi/10.1002/jcp.29827